中国精神——五四精神
2023-07-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涵括“四种伟大精神”,亦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然化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提供着并必将继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鼓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本公众号推出"中华民族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专题栏目,让我们一起追寻信仰之光,共谱青春华章。
五四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分水岭,五四精神则是五四运动的灵魂,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中国勇敢而睿智地探索新的道路,走向新的征程,使得中国人的思想在中西融合的大潮中获得了巨大的升华,使得我们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获得了巨大精神能量,从而胜利地实现了更新我们民族精神、更新民族命运的伟大使命。爱国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进步、民主、科学是重要内容,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五四精神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五四运动过程中,知识青年、工人大众等群体所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以“反帝救亡”为标志。但这种爱国精神并不仅仅是对帝国主义的应激反应,更非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她深深地植根于晚清以来几代中国人的苦斗与反思,更受到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等理念的直接影响。所以,五四时期的爱国精神在反帝、反侵略上不仅英勇无畏、团结果敢,而且富有策略性、组织性;同时,这种爱国精神比既往更加深沉而持久。可以说,在五四前后深化、发展的爱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一个思想背景。
五四运动的进步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社会革命的角度来看,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第二,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来看,五四运动本质上就是一场具有进步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中蕴含的进步精神无论从运动的规模上还是思想的深度上来说都是史无前例、令人瞩目的。通过五四运动,积极进步、追求进步的思想观念开始在中国深入人心。
五四精神的价值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爱国精神激发了民族复兴意识的觉醒,使振兴中华的崇高追求,成为国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进步精神鞭策国人积极接引现代文明,摆脱愚昧落后,迎接世界潮流,中国的发展因而呈现崭新面貌;民主精神解放了束缚中国人民的思想和制度枷锁,确立了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取向,开启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科学精神树立了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形成了讲求逻辑的思维方法,促使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引,最终探索出中国革命与解放的正确道路。
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五四精神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五四精神也将被不断继承发扬,永远历久而弥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五四精神依然是激励中华儿女前进的无比丰富的营养剂,我们要在新时代让五四精神更加熠熠生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102周年。回首百年,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贞初心始终未变。
新时代中国青年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E N D————————————
来源:共产党员网,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平台注明来源或转自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之用,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免责声明】本公众平台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